行业认证服务业
服务内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培训辅导
作用提升企业内部管理
培训方式线下
地区宁波
宁波正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ISO9001,ISO14001,ISO45001,TS16949,十环认证,CE
ROHS,各种质量验厂
价格低,,服务好,
0.3 Process approach过程方法
主要作用
1.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6]
负责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机构认可的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这样,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较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产品的信得过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在这两方面都收到了的。
2.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壁垒。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排除了关税壁垒,只能设置技术壁垒,所以,获得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入世”以后,失去了区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严格界限,所有贸易都有可能遭遇上述技术壁垒,应该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及早防范。)
3.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端:一个供方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供方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否则,花了费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认证可以排除这样的端。因为作为方的生产企业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方进行审核,这样,不管是对方还是对第二方都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或费用。还有,如果企业在获得了ISO9000认证之后,再申请UL、CE等产品品质认证,还可以免除认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保证体系进行重复认证的开支。

测量的追溯性
对测量有追溯性要求或组织认为是提供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信心的必要部分时,测量设备应: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检定或校准,或两者都进行。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 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c) 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后续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退化。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能满足其预期使用要求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组织应确定过程的运行和达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知识。
这些知识应得到维护并在需要时易于获取。
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必要的附加知识和所需的更新。
注1:组织知识是组织的特定知识,是获得的经验,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分享的信息。
注2:组织知识可以基于:
a) 内部资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中获得的教训、获取和分享非文件化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 外部资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会议以及从顾客和供方收集的知识)。

本标准中采用了以下动词形式:
“shall”表示要求;
“should”表示建议;
“may”表示允许;
“can”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标注为“注”的信息是理解或说明相关要求的指南。
本标准基于ISO 9000中阐述的质量管理原则,该阐述包括每项原则的说明、对组织的重要性、与该原则相关的益处的示例,以及应用该原则时改进组织绩效所采取的典型措施的示例。
质量管理原则是:
-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力;
4.3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来建立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在4.1中涉及的外部和内部情况;
b) 在4.2中涉及的有关相关方要求;
c) 组织的产品与服务。

如本标准的要求在确定的范围内适用,组织应应用本标准的所有要求。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可获取并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范围应说明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并对组织确定不适用于管理体系范围的本标准的要求说明正当理由。
当被确定为不适用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时,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1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组织应:
a) 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 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
e) 规定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f) 应对按照6.1的要求确定的风险和机会;
g) 评价这些过程并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这些过程实现预期的结果;
h) 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4.4.2 组织应保持必要程度的:
a) 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为过程运行提供支持;
b) 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以证实过程是按策划执行的。
http://nbzh2010.b2b168.com